幾年前,林夕寫了一首歌詞《侘寂》,將日本侘寂文化融入廣東話流行曲:「就試試以淚當水泡茶,味道寂寞嘛;漫遊在枯山水裡,碎石會砌到有家;缺陷處是個湖,散落處是晚霞。」「侘寂」(Wabi Sabi) 起源於中國宋代道家思想,後傳至日本佛教禪宗。「侘」意指清貧、粗糙、簡陋、樸素、空虛、出世離群、索居禪林之生活方式;「寂」是指褪色、消逝、寒冷、凋零、寂寞的心理狀態。侘寂文化常強調擁抱無常、短暫、缺憾之美,在有限中感受無限,在不完美中看見完美,在老舊凋零腐朽中看見生命。
朱尼珀 (Andrew Juniper) 在其著作《侘寂:日本無常的藝術》(Wabi Sabi: The Japanese Art of Impermanence)中指出,侘寂是集中在無常事物中精妙短暫之美。在日本傳統文化中,從建築到茶道及陶器等,侘寂美學隨處可見,龍安寺枯山水庭院的斑駁陶土牆即為範例。此外,侘寂亦在日本當代生活中表露無遺,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建築以及無印良品的生活雜貨,無不體現出侘寂美學的質樸、沉靜、纖細與簡潔。 近年來,在香港也有專門學習「金繼」或名「金繕」(Kintsugi)的器物修復藝術。金繼是以黃土、麵粉與木屑混和作天然塗漆,重新黏合破碎碟子、杯子或茶碗等破損器皿,並以日本彩繪用的蒔繪筆塗上純金粉於裂痕上。金繼藝術多用於修補破損陶器,特色在於突顯不完美,不讓裂痕隱形消失,反而將缺陷裂縫描以純金,不同顏色在破物上形成微妙不均對比,為裂縫賦予新生命,渾然天成及獨一無二地將器物重生。金繼在破碎中重新演繹完整,將不幸厄運逆轉為無價之寶。 侘寂美學讓我回想起在日本京都學習花道的經驗。在日本,我們可以學習花道、茶道、書道、香道,處處是道。稱學問為「道」,是通向生命之道,是人心修養,並無止境。在一個安靜的上午,花道老師意味深長的教導我,在插花時不要填滿,要留有空間;不只看定點視角,要創造深度;不怕用枯枝敗葉,因為諸行無常才是生命本質。善待自己,在生命的不完美中看見完美,在侘寂之美中一瞥生命之道。 「尋 找 有 時 、 失 落 有 時 . 保 守 有 時 、 捨 棄 有 時 .撕 裂 有 時 、 縫 補 有 時 . 靜 默 有 時 、 言 語 有 時。」傳 道 書 3:6-7 圖:cloudyup 文:湯泳詩 在留言分享你一件生命中不完美卻又完美的侘寂經驗,Tag 3位朋友邀請佢善待自己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