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Inner Journey

#49 真誠自我



法國哲學家傅柯(Michel Foucault) 於1975年出版的《規訓與懲罰:監獄的誕生 Surveiller et punir: Naissance de la prison》寫道:「監控有永久不變的作用,即使只是斷續運作。」(The surveillance is permanent in its effects, even if it is discontinuous in its action.) 傅柯以環形監獄(Panopticon) 比作現代社會的完美權力機制。環形監獄由英國哲學家邊沁(Jeremy Bentham) 設計,取材自希臘神話百眼巨人阿耳戈斯(Argus Panoptes),阿耳戈斯有一百隻眼,即使睡着也有一些眼睛在睜開。環形監獄主要結構是環形建築中心的瞭望塔,瞭望塔有一圈單面透視玻璃對着環形監獄各囚室,各囚室亦有窗與瞭望塔相對,每個囚室亦同時能看見其他囚室以作相互監視。傅柯認為環形監獄使囚禁者處於一種無時無刻持續被監控狀態,從而確保監督權力自動發揮作用,從而監督力氣降至最低,卻對人的監控權力達到最高點。

傅柯認為現代社會如同一座巨型環形監獄,每個人都在監控網絡中被各種紀律與制度約束與馴服,致使人的獨特價值及生命意義在巨型環形監獄中死去。傅柯通過深入分析,說明監控與規範普遍存在於家庭、學校、公司、國家等權力關係中,人在權力中不單被規訓馴養,甚至還會深信權力所盼的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。人因而會在被監控和壓制下扮演積極角色,依照組織規則,壓抑自我,並以此塑造生活。倪匡在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《闖禍》寫道:「有的民族,由於歷史上奴性的包袱壓得他們的腰都軟了,所以敢於反抗的人比較少,甚至很多人認為關在籠子裡,吃得飽,就足夠了。」從小到大,我們或多或少都活在渴求別人的讚賞與期許中成長。活在風起雲湧大時代的夾縫之中,你有想過不再為別人的眼光而活,並在有限短促的人生中尋回生命意義,追求自己人生,活出自身價值嗎? 韓國心理學家朴民根在《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:把痛苦、走偏的關係,勇敢退貨,只留下對的人》指出,人總擔心被討厭而迎合別人,久而久之逐漸失去自我,過度付出至筋疲力盡、遍體鱗傷。書中鼓勵我們成為溫柔但堅決的人,勇敢將帶來傷害的假關係退貨,並誠摯建立真關係,活出美好人生。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及古賀史健更在《被討厭的勇氣:自我啟發之父「阿德勒」的教導》以一個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對話,將心理學巨頭阿德勒(Alfred Adler) 心理學作深入淺出介紹。書中指出「所謂的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」,有人討厭你正是你在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。要活得快樂自在,就必須要有勇氣,不再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,追求別人的認同,滿足別人的要求,擔負不必要的責任,不再歸咎過去或環境把自己困住,不再害怕別人討厭,才能自由地隨自己的喜好過日子,真正做回自己,真實感受幸福人生。書中更指出要相信真誠自我的力量,只要每個人都有勇氣改變,不再在虛假迎合中虛度生活,成為真正的自己,世界就會改變。善待自己,離開枷鎖籠牢,真誠做回自己,別等到一天連自己都不再認得自己。 「不要懼怕,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。」(太十31) 圖:cloudyup 文:湯泳詩 在留言分享你真誠做回自己的感受,Tag 3位朋友邀請佢善待自己

81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