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Inner Journey

#31 步步微風



德國詩人歌德(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) 曾說:「若靈魂想看見美麗,有時需要獨行」(The soul that sees beauty may sometimes walk alone) 瘟疫蔓延時,社交距離設限,不少市民也慢慢習慣獨個兒,在家居或辦公室附近散步,難得呼吸一口新鮮空氣。

近年來,健步更被選為最佳運動。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部主任梁鳳蓮博士指出「健步應維持每小時5公里步速,即急步時需有些微氣喘,但仍夠氣與人談話。」健步姿勢與日常走路一般,腰背挺直,放鬆雙肩,手臂自然擺動,眼向前望, 腳踭落地,重心由後移向前。健步不單有助紓緩壓力及增強心肺功能,更能減低罹患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中風及心臟病機會。 步行除了有助強身健體外,各大宗教更以步行作為「朝聖」傳統。朝聖者旨在通過步行參訪聖地作個人靈性追尋,朝聖也被視為建立群體身分認同的重要方法。在日本即有「巡礼」習俗,普羅大眾會按順序參拜神社或寺院,最著名的有被稱為「四國八十八箇所」的88座寺廟。對伊斯蘭教教徒來說,「朝覲」是五功之一,所有穆斯林都渴望能在有生之年前往麥加朝聖。 基督宗教之朝聖者,則會選擇到不同地方朝聖,如巴勒斯坦、伯利恆、拿撒勒、耶路撒冷、羅馬、梵蒂岡、英國坎特伯雷座堂、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、德國科隆主教座堂、義大利都靈主教座堂、法國沙特爾大教堂、波蘭琴斯托霍瓦光明山修道院及其他聖母顯現地點等。 天主教會在四旬期亦有「拜苦路」傳統。苦路(Via Crucis) 是將耶穌釘十架過程重現,信徒沿著苦路作步行默想。拜苦路敬禮先由方濟會士聖良納(St. Leonard Of Port Maurice)開始,1731年由教宗克勉十二世(Clement XII)確定苦路十四站,天主教徒每年復活節前都會以步行默想方式,進行苦路善工,以紀念耶穌走上受難苦路。 佛教則有「行禪」傳統。行禪,就是走路,一步一步專注走路,時刻覺察呼吸與身體感覺。有些禪修中心設有行禪區,五米至七米之間,約二十步左右的小路,讓人初嚐三十秒至一分鐘的步行禪,適應下來就依著小路來回行走;亦有設定一小時行禪練習,第一個二十分鐘作一步行禪,第二個二十分鐘作兩步行禪,第三個二十分鐘作三步行禪。行禪各適其適,不拘一格,步行本身就是目的,而非要達到什麼目標,只要專注步行即可。 一行禪師在《行禪》中指出,若我們能以無憂無慮的腳步行走於天地間,淨土或天堂就在我們心裡。書中更記錄了一處禪修中心,在通往行禪步道上,有一塊石頭刻著「步步微風起Each Step Will Cause a Breeze to Rise」。當我們每一步都帶引著清新微風,生死煩擾惱熱也將被風吹散,並為生命帶來喜悅、自由、和平與解脫。 今年三月開始,我逢週六參加慈山寺課程,因疫症之故改以線上進行。第一課結束前,老師叫我們起身練習行禪,我心裡想怎能在睡房找一條行禪步道。幸好,老師立刻指點迷津說:「兩個方磚即可,練習原地禪修」,讓我們在家裡切實體驗「生活即道場」。善待自己,每天一步一步,專注步行,步步微風,步步是道。 「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,必叫我因見你的面得著滿足的快樂。」使徒行傳2:28 圖:cloudyup 文:湯泳詩 在留言分享你的專注步行體驗,Tag 3位朋友邀請佢善待自己

121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