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Inner Journey

#41 電影深情



英國電影導演希治閣(Alfred Hitchcock) 曾說:「給他們帶來快樂,就如從噩夢中醒來時所擁有的快樂一般。」( Give them pleasure - The same pleasure they have when they wake up from a nightmare) 有時候現實世界彷如噩夢,全情投入在超越現實的電影中,或許能夠帶給我們從噩夢中醒來的片刻快樂。瘟疫蔓延,本港戲院從2020年3月28日開始停業,至5月8日恢復營業。電影院停業期間,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亦在5月6日舉行,因疫情影響頒獎禮規模縮小,通過串流直播形式,由金像獎主席爾冬陞用大約10分鐘時間宣布得獎名單。名單上有你喜歡的電影嗎?還是很久已經沒有看電影呢?

電影結合了包羅萬象的藝術,如文學、音樂、美術及電腦特效等。觀賞電影,除了為我們帶來娛樂、快樂、藝術與文化外,加拿大耶穌會修士約翰普根特(John J. Pungente) 更在2004年寫成《在光影中尋找上帝:將依納爵靈修帶到電影中Finding God In The Dark: Taking The Spiritual Exercises Of St. Ignatius To The Movies》,推動以電影來作依納爵靈修。近年來,港台兩地的耶穌會靈修中心亦多有舉辦「電影靈修工作坊」,通過電影作依納爵式默觀祈禱(contemplative prayer), 認識自己,連結神聖。 依納爵(San Ignacio de Loyola) 為耶穌會(Societas Iesu) 創始人,其主要著作《神操》(Spiritual Exercises of Ignatius of Loyola) 除了記載其靈性皈依旅程外,更成為指引他人踏上靈修旅程的祈禱操練手冊。神操原為一個三十天的避靜旅程,然而普羅大眾在忙碌工作之中未必都能騰空一個月來進行神操,依納爵式的電影靈修即在相信一切事上皆能發現上主的基礎下,以觀賞電影作為操練依納爵默觀祈禱的靈修時光。 或許在下一次看電影的時候,我們都可以淺嘗依納爵靈修的三個元素,試試在看電影中作靈修操練。首先,意識省察,在看電影時留意自身情緒及意識起伏,作為認識自己的原材料。第二,體驗真我渴求,在電影中真誠面對自身的痛苦與渴望。第三,明辨,在電影中識別上主在自己生命的旨意。 猶記得有一年工作特別艱鉅,有一天閒暇時間,我們一眾同工便一起到又一城電影院看《天堂小屋The Shack》,讓我記憶猶深的一段是主人翁麥克走到一片凌亂花園,聖靈讓麥克鬆土種植新株,讓麥克從中看見這片就是自己的雜亂心田,當經過細心整理剷草澆水後,便回復成繁花似錦的美麗花園。在電影的光影輪廓下,通過意識省察,我深刻的體察內在渴求,明辨上主給我的人生導引,讓我在荒蕪心田,安靜翻土種植,以重回花園真我原貌,在螢幕裡看見美麗花園後的會心微笑,到此刻仍銘記在心。善待自己,在看電影中認識自己,與神聖邂逅,尋獲從噩夢醒來的快樂。 「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,祂必扶持你;祂永不叫義人動搖。」詩篇55:22 圖:cloudyup 文:湯泳詩 在留言分享你作電影靈修的感受,Tag 3位朋友邀請佢善待自己

51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